兩邊的山谷像是張開的手掌,小心翼翼的捧著那片明澈的湖水。湖水出奇的靜。即使有壹兩只野鳥掠過湖面,也絲毫不會驚擾那片原始的寧謐。野鳥們也許在想:如鏡的湖水壹定是在做著蔚藍色的夢。夢裏,美麗的時光正細細碎碎的叩著湖水的心門。壹位年少的詩人駐足湖邊,正聆聽著湖水幽幽的講述:
推荐文章:nanachenliのブログ
inevitableling
feiyanyang
lisazhan
kitebottom
曾幾何時,壹只竹筏蕩在寧謐的湖面。竹筏上坐著壹個男人。他正吹著洞簫。叮咚的簫聲從他的靈魂深處流出。樂音悠悠,飄到了蘆葦森森的岸邊。岸邊的薄霧裏隱著壹座木屋。茅草屋檐被老柿子樹的葉子遮的嚴嚴實實。壹個窈窕的姑娘正編織著壹只小巧的籮筐。她有些不專心。時不時地,她烏溜溜的黑眼睛便會偷眼向湖面壹溜。她在尋覓壹只竹筏和竹筏上的那個身影。竹筏尚在湖心,但那叮咚的簫聲早已潛入她的心扉。她把籮筐掛在牽牛花架上,然後提著白裙挪到了湖邊。她伸出白皙的雙臂,向竹筏上的身影召喚。終於,竹筏靠近了岸邊。壹只鷗鷺從蘆葦叢中驚起。男人跳下竹筏,把壹串粉紅色的山花別在了姑娘的頭上。她莞爾壹笑,為他遞上了壹角清澈的山泉。那個男人是她暫別的丈夫。他和她並肩坐在竹筏上。他們的面前是黃昏時分的湖面。她把頭靠在他的肩頭,雙雙遙望著對岸那壹片朦朧的新綠。湖面浮著壹層淡淡的紅。那是醉紅的夕陽寫下的悵惘。他吹奏起了洞簫。簫聲吹散了湖面上的那抹淡紅色。緩緩地,壹抹兒淡青色和粼粼的湖水摻雜在了壹起,壹漾壹漾的。她凝眸於那團如夢似幻的顏色,感覺靈魂像是被洗濯。以後的日子,她依舊在木屋前編織著籮筐。他依舊駕著木筏在湖面上捕魚。翌年,他們生下了孩子。十六年後。他們最小的兒子已長成,接過了他手中的竹蒿。他們最小的女兒也長成,接過了她手中的藤條。而他和她已經老邁。他們回顧著往事,感受著平淡背後的那絲甜蜜。
曾幾何時,有壹位將軍常在湖邊漫步。他駐守此地多年。每個月圓之夜,他總會把壹封書信綁紮在白鴿纖細的紅掌上。信紙躍入蒼穹,向夕陽落下的方向飄去。他凝眸於那漸漸變淡的身影,手心裏沁出的細汗被野風悄然吸走。暮色深沈。他陷入回憶。他和她本是青梅竹馬。他愛武,她愛詞。秋葉蕭蕭。他在悠然下墜的黃葉裏舞劍。他的身姿如燕。黃葉和落花伴著他手中的劍在翻飛著。她推開竹窗,托著香腮,癡癡的看著他翩翩起舞的身影。夜半時分。月華朗照紅塵。她獨坐燈前,凝眸於壹闋雅致的宋詞。她微張櫻唇,低聲默詠。他悄然駐足桌前,挑亮了燈花。他癡迷於她嬌俏的身影,心裏滿是愜意。壹個落雪的冬日。他在十裏長亭向她揮別。此後,她獨守窗前,把壹顆顆的紅櫻桃投進小院的寒塘。他曾對她說,櫻桃填滿了寒塘。他便歸來。她日日盼,夜夜盼,總在依稀的夢中抓住他纖細的手。她曾在夢境裏來到湖邊。她茫然四顧,尋覓著他的身影。不知從哪裏飄來了羌笛聲。壹只孤雁從她的頭頂掠過。醒來後,她發現枕邊的繡帕已變濕潤。壹顆晶瑩剔透的淚珠不偏不巧正好落在了海棠花的花蕊間。那朵海棠曾是她拿著他的手繡下的。終於。他在壹個柳絮飛揚的春天歸來。她用墨汁塗染了鬢角的壹綹白發。她依舊坐在竹窗前。他給她帶來了壹只只的鶴。那是他用湖邊的蘆葦紮成的。
曾幾何時,有壹個男孩背著父親在湖邊靜候。他們在等待壹只渡船。他的父親是壹位醫者。這裏的人都崇敬他,只因他靈魂的高潔。駕船的人也是壹位老者。他和男孩的父親仿佛年紀。他把他們扶上那葉輕舟,叮嚀他們穩坐。男孩和父親坐在船尾的竹凳上。船家壹槳點離岸邊。那葉輕舟向湖心飄去。船家閑閑的和男孩的父親攀談。他們談論的都是陳年舊事。不知不覺中,船到岸邊。船家擲下男孩遞來的錢幣,壹槳點離墜滿野花的湖岸。男孩的父親嗔怪他動作的緩慢。而船家只是淡然的壹笑。男孩背起父親向前行進。他們歸來時,船家已經靜候許久。他再次攙扶著他們上了船。船隨即在泛著青色的湖水裏蕩漾開來。船家遞給男孩的父親壹壺暖酒。男孩的父親打開蓋子,聞到了那股淡淡的香。他爽朗的壹笑,喝了幾口甜甜的米酒。木漿劃撥著湖水。湖水在輕微的呻吟。男孩的父親緘默著。但他的目光中溢出贊許。男孩的醫術漸長。他將來可為那方生靈除卻疾患。那是他父親多年的願。船家喜滋滋的唱起了小調。幾只寒鴉低低的飛過湖面。湖對岸,壹縷裊裊的青煙冉冉升起。男孩和他父親的木屋前聚著幾個山民。他們正地把自家的飯菜放到木屋的窗臺上。他們已經看到了小舟上的熟悉的身影
曾幾何時,壹位女教師在湖邊擺渡。每日的黃昏,她把孩童送到對岸。翌日的清晨,她又在對岸靜候那些熟悉的身影。她踩著露水,把孩童們帶到了草棚搭建的學校。壹路上,孩童們沿著湖邊慢慢行進。他們總喜歡采下或紅或紫或黃的野花,然後別在女教師烏黑的頭發上。女教師暢享著壹份純真的快樂,不由得輕盈的歌唱。歌聲在湖邊回蕩,引來漁人押韻的對唱。孩童們拍著小手,眼眸裏滿是竊喜。時光荏苒。女教師已擺渡了近十年。她的身體漸趨老邁,雙手布滿老繭,聲音漸變喑啞。她擺渡過的孩童都已成人。有人遠離這裏,奔向繁華的都市。而她堅守在湖邊,依舊緊握那把泛著青苔的木漿。離去的孩子抽空歸來。他們總會接過她手中的木漿,代她擺渡那些幼小的孩童。他們當年也曾是懵懂的孩童,也曾在渡船上吟唱過昔年的童謠。而今,他們只身在都市中歷練。生活的字典裏寫有困惑倆字。那些大孩子的心裏藏著糾結。他們喜歡向她講述瑣事。而她喜歡為他們解惑。她總是拿手中的木漿做喻。深奧的人生哲理化作了淺顯的道理。昔日的學生們頓悟,心懷感念。他們回到都市,總會想起她手中的漿。那把木漿劃開了他們心湖裏凝結的那份迷惘,還原了那片清澈的湖水。她的影子始終投映在明澈的湖水裏,總也抹不去。